中国人日常保健,你做对了吗?

    2025-10-08 0

    天气转凉,当您结束一天的忙碌,是否也曾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手脚容易冰凉,睡眠不如从前踏实,精力也似乎不如往年?我们总在奔波,却常常忽略了身体悄悄发出的信号。其实,呵护健康,并非需要惊天动地的改变。它往往藏在我们祖辈传承的智慧里,藏在日常起居的细节中。

    守护老人的健康,从点滴做起

    2025-10-08 0

    当第一缕秋风拂过枝头,桂花便悄悄缀满了梢头,桂花香总让人想起长辈们温软的叮嘱,也在这样温柔的时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敬老月。“敬老”,它从不是一句遥远的口号,而是藏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既是晚饭后陪父母坐在沙发上,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也是记得提醒爷爷奶奶及时添衣。对长辈的爱,既要用陪伴暖着他们的心,也要用细致守护他们度过每一个秋冬。

    假期余韵未尽?这几个穴位助您重拾"精气神"

    2025-10-08 0

    七天如梦,倏忽而过。带着几分意犹未尽,几分“电量不足”的疲惫感,还有那被安逸“惯坏”了的肩颈、腰背和肠胃...假期综合症,如期而至。《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节后调理,重在扶阳固本、调和气血、通达经络,艾灸这几个穴位,助您快速找回最佳状态!

    寒露 | 晨露凝寒 温肺散寒

    2025-10-08 0

    晨露凝寒,梧叶飘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之名,自此始彰。深秋气肃,燥金当令,寒邪初萌,肺卫首当其冲。此时养生,当以 "御凉燥,通肺络,固卫阳" 为要,借艾火之力斡旋气机,为凛冬将至未雨绸缪。

    岭南人的秋燥养生,自在三餐中

    2025-10-02 0

    岭南十月暑气未消而燥气已动岭南秋燥最是难缠北风裹着30℃的湿热拂面《温热论》谓之"燥湿相混,最易伤津"而岭南人的智慧总藏在袅袅炊烟里「秋风起,三分治,七分养」此刻您需要的并非药石而是厨房灶头上那一碗碗暗合天地节律的润泽力量

    有时候你觉得累,不是虚弱,只是缺点阳气!

    2025-10-02 0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状态?早上起床眼皮却重如千斤挣扎着才能起身白天明明没做重活却只想瘫在椅子上明明三餐不落却总觉得身体像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