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变福气,三伏这样灸,见效快一步!

    2023-07-14 80

    “三伏天我一灸就有明显的感觉!”“我灸了好多天,怎么还不见效?”步入为期40天的“三伏”(7月11日-8月19日)很多养生人士已经灸了起来但有的人立马见效有的人却毫无反应稍安勿躁艾灸的效果还与这8个关键因素有关做对了见效快人一步!影响艾灸效果的8大因素一、疾病深浅《扁鹊见蔡桓公》中讲到,“病从浅中医”,浅层的病容易治,深层的病难治。艾灸也是如此,由里到外:皮肤→肌肉→筋髓→血液→骨髓,越往里,调理

    一年之灸看“三伏”,三伏之灸看“伏前”!

    2023-07-05 168

    小暑到来只想“避暑乘凉”?却不知道今年的黄金养生时机——“三伏”就要来了“入伏”既“入福”伏前多灸“福气多多”!伏前灸一般在初伏前10天(7月01日-7月10日)进行。主要目的是“解毒”,为三伏灸“开路”。因为夏季温度高,湿气重,人体外盛内虚,脏腑极易被毒素侵袭。尤其是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等毒素堆积,会影响五脏气血的运行。而且今年8月8日是立秋,秋燥袭来,人体阴阳之气由浮转降。如果不

    是什么扼住了“生命的咽喉”?这样做保住一线生机!

    2023-07-05 78

    这则热搜你看了吗?#姑娘嗓子疼从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被忽视的小问题最后却酿就成大祸!建议收藏本篇文章认真阅读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正值芳龄26岁的姑娘,从就诊到去世,仅短短10分钟!医生结合女子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的症状,以及检查时发现她的会厌充血肿胀,堵塞声门,判断“夺命杀手”正是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是什么?这要先从会厌说起——会厌长在咽喉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位于人体气管上方,舌根的根部。

    牢记这6个“掌中穴”,遇病不再心慌慌!

    2023-07-05 501

    火锅中的“掌中宝”美味有嚼劲人体上的“掌中宝”健康还养生你知道手上有许多“宝藏穴位”吗?手上的六大“掌中宝”手是我们身体所有器官中较灵活的一个,也我们使用最频繁的。在手上也有很多穴位,是我们身体状况的反应区,经常艾灸按揉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大有裨益。特别是在出差或者旅途中,也可以找手上这些穴位缓解症状。这六大“掌中宝”绝对值得记下来,不仅取穴方便,而且作用效果广泛!一、镇痛重穴:合谷别名虎口,在实际取

    小暑 | 暑热如歌,心静生凉

    2023-07-05 63

    小暑必吃的三种肉你吃了吗?看似普通的三件事竟然不建议做?伏前要怎么艾灸?答案尽在本篇文章中!小暑·介绍35度的高温直呼太热?更热的还在后头呢!“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这句话说的是小暑虽热,但还不是最热的。“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进入三伏天,才知道酷夏有多“苦”。羡慕淄博烧烤?俗话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小暑也能开启“烧烤模式”。不仅时不时下雷阵雨,雨后

    端午的“奇特习俗”:这种衣服千万别穿,家中一定要有它!

    2023-06-21 80

    关于“端午”的那些事儿你都知道多少?经典传说听了一遍又一遍奇特的习俗却是闻所未闻家中必备的又是什么?往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端午·起源传说端午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也是从此而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农历五月初五也称“恶月恶日”,因为天地阳气到达顶点,各种病毒、毒虫频出。百姓通过插艾条、挂香囊、洗药浴等方式来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端午·诗